河南博物院修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籍 90册,顺利交接
文图: 曹晋
发布日期: 2024-12-30

2024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古籍保护修复项目”交接仪式在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移交了完成修复的90册古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院党委书记刘海旺,执行院长李琴,副院长魏兴涛、杨文胜、梁法伟;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及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了交接仪式。双方领导专家参观了保护修复后古籍的现场展示,就古籍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项目验收交接。

微信图片_20241230150953.jpg

交接仪式现场

该批古籍共 90册,其中有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长卷书法作品《舞鹤赋》;明代武学理论家王鸣鹤编撰的《豋坛必究》;河南近现代文博先驱关百益先生早期研究龙门石窟遗稿和拓片等珍贵资料。与会专家、领导经过资料审查、质询、深入讨论、现场考察等流程,严格审查了古籍修复情况、项目预期目标达成情况,对项目的修复计划实施过程和修复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双方顺利完成古籍点交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230151006.jpg

微信图片_20241230151000.jpg

双方领导专家查看保护修复后古籍的情况

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上报河南省文物局《院藏180册古籍善本保护修复方案》,在获得河南省文物局审批通过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河南博物院实施保护修复工作。由于待修复古籍数量较多,两家单位达成协议,分批对项目中的古籍开展保护,该批古籍为第四批修复。项目历经一年时间,河南博物院凭借专业的保护修复团队和专业技术力量,圆满完成该批古籍善本的保护修复任务。并且依托该古籍修复项目的实施,有效增强了馆际合作共同提升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对推进文物保护与利用,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河南博物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始终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工作意识,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强强联手”发挥优势,坚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事业再上新台阶。

部分修复古籍展示:

未命名.jpg

董其昌舞鹤赋修复前后对比

豋坛必究修复前后对比

明初搨怀仁集圣教序修复前后对比

皇明印谱修复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