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率团参加2025年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
文图: 社会教育部
发布日期: 2025-05-23

5月21日—23日,由安徽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在安徽黄山举办。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率河南省三家博物馆十余名代表团成员前往参训交流,旨在进一步深化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创新,推动中原地区文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1.png

本次培训以“流动的文明——博物馆教育与快速变化社会的双向奔赴”为主题,围绕“技术创新、文化互动、社会协同”理念,致力于构建彰显中原文化特质、适配新时代传播规律的博物馆教育体系新范式。培训主题下设“共话”“共创”“共生”三个分议题,分别围绕博物馆教育的多元需求满足、社会化参与新场景构建,以及未来教育图景的韧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开班仪式上,安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雷修佛,联合主办单位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章隆念先后致辞。雷修佛院长表示,博物馆应成为文明流动的“催化剂”,通过技术创新打破时空壁垒,以文化互动激发公众参与,借社会协同凝聚发展合力。并呼吁学员突破思维定式,共谋文博教育与时代同频的新图景。史自强副院长指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中原五省地域相连、文化相通、经济互补、资源共享,自古以来便有着深厚的渊源。起始于2015年的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机制,是五省博物馆教育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围绕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使命与责任,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专业交流与互动共赢,成为跨省区博物馆教育合作的标杆。他强调,本次培训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旨在回应数字时代冲击和代际需求变迁带来的挑战,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未来教育图景。并呼吁各位学员在培训中打破领域壁垒,激荡跨界思维,在专家授课、研讨交流中更新教育理念,为文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2.png

安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雷修佛致辞

图片4.png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致辞

本次培训采用专家授课、主旨发言、研讨交流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家授课环节,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范雪纯、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何宏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博物馆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传播、中小博物馆的教育创新实践、博物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学员们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山东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的5位代表,分别就展览数智化应用背景下博物馆研学产品开发、流动服务优化、社会讲解乱象治理、基层博物馆破圈实践等热点问题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见解。其中河南博物院王文博作题为《“破”讲解乱象之局,“立”文博发展新章》报告,主要分享了河南博物院规范社会讲解的案例,在官方讲解服务供给不足、社会讲解乱象丛生的背景下,河南博物院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明确治理方向、全面摸底精准施策、多管齐下构建有序管理体系、提升官方讲解供给等经验做法,取得的如讲解乱象得到有效治理、供需矛盾有效缓解、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等成效,同时也提出社会讲解乱象治理面临的长期挑战及博物馆讲解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图片5.png

河南博物院王文博作题为《“破”讲解乱象之局,“立”文博发展新章》报告

研讨交流环节中,五省博物馆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项目代表分享了“虚实共生——突破常规感官体验,助力文博产业升级”的经验。借助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深挖文物资源中的文化元素,打造出更具创造力、创新力和传播力的优质文化资源。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培训科副科长杨小玉介绍了该馆以甲骨文为核心,打造“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青少年互动体验展的成功经验。此外,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书记、院长郭磊分享了该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场景供给模式与发展路径,以商文化为核心,构建“品牌引领-场景创新-融合共生”的文旅融合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文化场景供给经验。

2025年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以“流动的文明”为纽带,凝聚五省文博力量,在黄山奏响了博物馆教育与时代共进的强音。未来,中原五省博物馆将继续以联盟为平台,深化资源互通、智慧交融与模式共创,携手绘制文博教育韧性发展的未来图景,让流动的文明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崭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