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走进航海西路社区
文: 郑芳
图: 张诤
发布日期: 2025-07-25

7月16日,中原区航海西路街道社区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河南博物院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应中原区妇联之邀,以一场主题为“甲骨千年 见字如面 读懂中华文明的‘童年密码’”的精彩宣讲活动,为近40名社区儿童开启了穿越三千年的汉字探源之旅,正式拉开了宣讲团暑期系列活动的序幕。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活动.jpg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活动

溯源文明根脉,聆听甲骨回响

主讲人志愿者张思思老师在课堂上.jpg

志愿者张思思主讲

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原文明的重要守护者与传播高地,以志愿者及讲解员组成的专业宣讲团队深耕历史教育多年,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志愿者张思思以河南博物院丰富的馆藏为依托,巧妙串联起博物院的职能使命与青少年文明观展礼仪。她以“了不起的甲骨文”为核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解析了甲骨文重现人间的传奇历程、其独特的象形构造艺术及其作为中华文明“童年密码”的无价内涵。孩子们跟随张老师的讲述,仿佛触摸到商周先民契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智慧灵光,理解了这些古老符号如何奠定汉字根基,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因证明。

沉浸体验活化,感悟文脉流淌

孩子们书写甲骨文.jpg

孩子们书写甲骨文

本次活动尤为注重“知行合一”的浸润式教育。在专业指导下,孩子们化身为小小“甲骨文传承人”。他们屏息凝神,一笔一划认真临摹古朴的甲骨文字,在书写中感受汉字源头之美;更通过精心编排的舞台情景剧,亲身演绎甲骨占卜等历史场景,让沉睡的古老文字在童真演绎中焕发新生。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使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文化体验,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深刻体悟到中华文脉的悠远与深邃。

深耕社区沃土,播撒文明星火

互动活动中,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表演志愿者设计的“甲骨文”小话剧.jpg

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表演志愿者设计的“甲骨文”小话剧

作为河南博物院精心打造的“文化播种队”,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始终秉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理念。本次航海西路社区之行,标志着其暑期文化惠民系列宣讲活动的全面启动。据团队规划,未来数周,这支队伍将携带精心设计的文化课程,深入更多基层社区。他们将持续以孩子们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讲述河南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让深奥的文明密码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志愿者贺旗、张诤、刘攀峰、郑芳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吕亭汝、李晨钊全程投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当一粒粒文明的火种在社区被点燃,当古老的甲骨文在孩子眼中映出好奇与热爱的光芒,文化传承的未来便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宣讲团行走的每一步,都在为守护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注入不竭的童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