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教授做客河南博物院讲堂分析房地产业走势
文图: 顾永杰
编辑: 顾永杰
发布日期: 2013-05-2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晓峰教授讲房地产业走势

观众聆听讲座

“中国的房地产业还会蓬勃发展,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还将继续……”

5月26日,上午9时,“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第三场讲座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多功能厅开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晓峰教授在演讲《国家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时强调了以上的基本观点。

李晓峰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主要内容是调控缘起。他说,房地产业是我国十多年来发展最快同时又是引发很多社会矛盾和备受争议的一个产业,房地产业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一是对中央政府保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性,二是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地方财政的重要性,三是对民生居住需求、投资需求的重要性,四是对银行与开发商丰厚利润的重要性;同时房地产业也带来了“绑架”国民经济,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财政”,“住的买不起,买的又不住”,银行与房地产行业的“暴利”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主要内容是政策走势:调控紧盯市场持续加码。他说,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总体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措施”并用,由过去的以“行政措施”为主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转变;未来走向是稳中求进,调控政策力度不会放松,方向不会改变,影响将进一步深化。

第三个主要内容是市场变化。他说,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企业状况总结。由2011年“新国八条”出台,全国的房子产市场调整可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2月至10月,量缩价平;2011年10月至2012年春节,价跌量平;2012年春节过后,价稳量升,到年末甚至炙手可热。一线城市回暖最快且增速持续扩大,二线城市增速相对平稳,三线城市下半年增速明显上升。

第四个主要内容是前景展望:2013年及以后更长期中国房地产形势预测。李晓峰说,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决定中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远期来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四个“确定无疑”:未来5到20年仍将是世界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20年后的房价一定比现在贵,将长期抑制为卖而买的需求,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买得起房。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前景广阔。

第五个主要内容是河南地产:宏观调控中河南省迎来房地产发展新机遇。他说,2012年11月确定中原经济区为国家战略,突出了城镇化的引领作用,而河南的城镇化水平仅为40%,比全国的平均水平52%低得多,城镇化将是河南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另外,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挤出效应”,河南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自身原因等都是河南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