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将举办2025年中国古陶瓷鉴定培训班
文图: 王志霞
发布日期: 2025-11-14

为提高文物鉴定专业人员业务水平,推进文物鉴定人才队伍和体系建设,落实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24〕636号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河南博物院将于11月17日举办2025年中国古陶瓷鉴定培训班。

本次培训以河南省基层文博工作人员为主要对象,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学员对中国古代陶瓷的发源与发展有一个整体、系统的了解,建立起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的概念,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后续对中国古代陶瓷的科学研究以及进一步的鉴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培训班将聘请行业内全国知名学者和专家授课。课程内容涵盖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基础陶瓷史,通过1周时间,贯通新石器陶器至民国瓷器。学员将通过课堂系统讲授,系统学习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

微信图片_20251114162400_1408_123.png

授课老师简介:

孙新民: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先后负责和主持了开封北宋东京城、巩义北宋皇陵、宝丰清凉寺汝窑址、鲁山段店瓷窑址等10余项大型考古项目,宝丰清凉寺汝窑发掘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独著、主编、参与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沈岳明: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历史时期考古和陶瓷考古研究,主持的浙江慈溪上林湖龙口窑址发掘和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发掘分别获1998年度和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项目近10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成绩斐然。

王小蒙: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兼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中国古陶瓷考古和隋唐宋元考古,曾主持或参加耀州窑遗址、唐节愍太子墓、陕西澄城尧头窑遗址等十几项考古发掘工作,撰写和出版考古发掘报告、研究专著5部,发给研究论文40余篇。

吕成龙: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器物部主任,兼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和“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称号。长期从事古陶瓷鉴定、研究、陈列、保管工作。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王云飞: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陶瓷考古、宋元考古。发表《中国三叉形窑具的发现与海外传播》《宋元北方地区棕黄釉涩圈印花瓷器及相关问题》《关于耀州窑月白釉龙首八方杯的几个问题》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