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瑰宝”展在美国凤凰城乐器博物馆开展
文图: 李琴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7-11-13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在开幕式上致辞

凤凰城乐器博物馆馆长April Salomon在开幕式上致辞


11月初的深秋是具有典型热带沙漠气候的美国亚利桑那州最美的季节。当地时间2017年11月9日(北京时间11月10日),经过近三年精心筹备的“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瑰宝——来自河南博物院的远古和声”展在亚利桑那州州府凤凰城的乐器博物馆Musical Instrument Museum (MIM)开幕。

这次展览集中了从河南博物院17万余件藏品中遴选出的音乐文物精品共计61组159件,包括陶、石、青铜、瓷、玉、木等质地,展品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到清代。有距今八千年左右的骨笛,五六千年前的陶鼓、陶埙,距今三千年左右代表中国青铜时代礼乐文化最高成就的钟、鼓、磬、瑟,还有距今约两千年的歌舞伎乐俑或乐舞图像,以及距今一千多年融合中西音乐文化、集歌乐舞于一体的唐宋时期综合表演艺术作品等。透过这些美仑美奂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中原古代音乐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原在数千年中华礼乐文明发展史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美国凤凰城乐器博物馆珍藏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乐器,是世界上最大的乐器博物馆。此次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珍品远渡重洋来到凤凰城乐器博物馆,中西方的音乐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奏出新时期文化的“交响曲”。

“‘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瑰宝——来自河南博物院的远古和声’展是河南博物院与凤凰城乐器博物馆深度合作的成果,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在致辞中说,这次展览以“来自河南博物院的远古和声”命名,极具创意,“和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构成的美妙音乐,“和声”代表着和谐、合作、友谊,河南博物院与凤凰城乐器博物馆的合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和美国博物馆界的交流也一定会更加密切,合奏出更华美的乐章!

开幕式现场,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进行了乐曲展演,借助复制的骨笛、陶缶、陶埙、木鼓、古筝等合奏了乐曲《远古的回响》《楚歌》,以及琴曲《关山月》等,乐曲形象地再现了中原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演出将展览的开幕活动推向高潮。

开幕式后,前来参加典礼的乐器博物馆董事会成员、重要捐赠者及博物馆界同仁等200多位嘉宾参观了展览,他们被中原的音乐文物珍品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不时的发出“非常漂亮”“不可思议”的感慨。

一对从加利福尼亚州专程赶来的年近八十的华侨夫妇兴奋地告诉我们,展览十分精彩,向我们表示祝贺。交谈中,这位出生于美国加州的陈先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诉我们他是老华侨,祖籍广东东莞。而我们用中文与他交谈,他已听不懂了。在翻译的沟通下,当我们说陈姓源自河南,您也应是河南人时,他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在他孙子小的时候,他告诉孙子他们是黄帝的后代,孙子问他,怎么是“皇帝”而不是国王?近八十年的美国生活改变了他的绝大部分乡音,却永远抹不去他的中国情结,而在这些来自中原的音乐文物面前,他的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

“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瑰宝——来自河南博物院的远古和声”展览将一直展出至2018年5月8日。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演出

展览现场

观众参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