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滩村民摄影”展开展
文图: 张延红 / 文  冯冬艳 / 图
编辑: 延红
发布日期: 2014-01-02

农民摄影者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在开幕式上致辞

农民摄影作者代表向河南博物院捐赠摄影作品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右)向捐赠者颁发荣誉证书

2014年1月3日,伴着冬日的暖阳,“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滩村民摄影”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展。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河南省文联主席杨杰,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长垣县政协主席赵丙元,温县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严双军,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于德水,来自长垣、温县的农民摄影者,及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参加了的开幕式。

该展览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是“‘我们的中国梦’——中原放歌”系列摄影大展(之一)的开篇之作。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于2012年11月启动了“黄河滩村民摄影”活动,参与项目的志愿者团队共15人。项目开展的地点选择了黄河滩两个环境非常不同的地域:长垣和温县。这两个县代表了河南农村的普遍形态,生活内容的地方特点又形成了互补。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来自长垣和温县的29名村民摄影师拍摄了近三万张照片。主办方从中遴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近百幅摄影作品举办了展览。参加项目的村民年龄最小的是仅有十几岁小学生,最大的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这些村民摄影者都是由志愿者随机选择。活动的方式是:把相机送给村民,由志愿者给予基本的技术辅导外,尽量地让他们凭着本真的兴趣与观察,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拍摄、去记录。志愿者定期到村子里,查看村民们的拍摄情况和了解所需要的帮助,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把相机交给农民,让农民自己拍自己的生活。这些生活的主人用照相机这种现代化的视觉工具,在日常劳作和现实生活中朴实而真挚的拍摄。照片所体现出来的观看的自由、亲切、真实非常具有感染力。通过这些镜头里,看到了农民朋友对生活的感悟,看到了他们对幸福的理解,看到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这些映现着真实生活的鲜活影像,生活地反映着当代中国改革30多年历史巨变。

这些第一次拿起相机的村民,虽然照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些没有被训练的眼睛,所体现出来的无拘无束的生命活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令许多专业摄影工作者感到了这些源于生活的激励和学习的方向。对于村民而言,不仅是使用一种视觉方式观察自己的村庄与生活的尝试,同时也是借助这些照片的传播,让村民们的生活与外面的世界达成了一种交流。

田凯在致辞中说,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由农民自己拍摄生活的方式很新颖,很有意义。河南博物院也是第一次举办由农民拍摄的作品展,并且永久收藏其中的28幅作品,这是河南博物院第一次收藏农民的摄影作品。

这次深入现实生活基层一线“接地气”的实践活动,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也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式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通过这次展览,不仅仅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广大的会员和摄影人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向基层一线倾斜,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和创作源泉。

展期为2014年1月1日至5日,展览地点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一楼展厅,观众可免费参观。

 

 
 
 
 
 
 
展出的部分摄影作品
 
 
展厅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