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料:旅游新看点,再现繁华大宋汴京城——开封博物馆新馆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8-09-07

【编者按】

实现文化共享,助力文明进步。今年6月9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河南省博物馆联盟成立,该联盟由河南博物院倡议,河南省博物馆界共同发起,共有成员单位72家。河南博物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秉承“共通、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成员单位展开交流合作。今天起将在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盟料”栏目,巡礼各成员博物馆,给社会公众开辟更宽广的文博视野。

开封博物馆

【基本陈列】八朝古都 千载京华——开封古代历史文化展

梵影佛光——馆藏明清佛像展(14号展厅)

画韵年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展(10号展厅)

开封记忆——近现代社会生活展(6号展厅)

宋代科技展(15号展厅)

祥开紫禁——明清皇家用品展(13号展厅)

千年印记——馆藏石刻精品展

开封博物馆1962年3月成立,前身为开封市展览馆,原址位于三胜街,是在河南省博物馆迁往郑州后的原址上筹建起来的,因馆址原有建筑残破,不适应各方面业务的开展,遂于1986年在开封市包府坑中路扩建新馆,于1988年9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开封文化事业的一大盛事。同时挽留有省博物馆的一些专业人员,并接收了部分历史文物,属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书画、雕刻、石刻、货币、玉器、漆器、服饰及杂项等十八类。

建馆以来,举办各类展览数百次,弘扬了古都开封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还造就了一批中高级的文博专业队伍,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先后出版了《古都开封》《开封战役资料记编》《解放开封》《汴景八景》《包公正传》《宋都御街春秋》《开封犹太春秋》和《客家与开封》等著作,在文博界和社会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1989年开封博物馆创办了专业性刊物《开封文博》,这是全省地市级馆自办刊物的第一家,全国也不多见,颇为文博界所注目。同时,开封还根据当时形势和社会热点推出紧扣时代主题的展览和一些科普展览,深受社会各界的注目,为开封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开封博物馆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在2017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3月,新的开封市博物馆建成开放试运行,新馆位于开封中意湖商务区东南角,五大街和六大街之间,郑开大道以北,东临众意湖,与规划馆、美术馆共用一个建筑,占地面积75.7亩,其中博物馆新馆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建筑总体平面设计突出北宋开封城三重城格局特点,由外围、环形内院和中心主体三部分组成,造型遵循“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原则,四周以较低的建筑拥簇中央高耸的殿阁,体现出宋代建筑组群的建筑特征。

开封博物馆一楼由公共服务区、陈展区、文物修复区组成。其中公共服务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学术报告厅、教育体验区、文创展示中心、4D影院等。陈展区包括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展、馆藏书画精品展、石刻精品展、明清佛像展、明清皇家用品展和宋代科技展6个专题展厅以及两个临展厅,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

二楼由基本陈列区、会议室、办公区组成。二楼陈展区共有7个展厅,包括5个开封古代历史文明展厅(常规陈列展)、近现代开封史展厅以及大晟乐舞演出厅。其中开封古代历史文明展面积为4840平方,突出展示北宋168年的建都历史,在其范围内辟出约700平方米的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厅,展示各时期不同版本、不同创作形式、不同材质的有关《清明上河图》的文物及史料。


原稿:开封博物馆

编辑:顾永杰

审核:荆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