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刘生良:《<诗经>“国风”与周代民俗》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1-01-13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马远《诗经豳风图卷》局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是一部反映上古先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凝聚着上古社会的灵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美妙绝伦的诗句,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和艺术价值,同时还记载着历史,反映了先秦时期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其中《诗经•国风》包括邶、卫、王、郑、秦等十五个诸侯国民歌,广泛反映农事生活、婚配民俗、宗教活动、伦理观念、民风信仰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

什么是“国风”?《诗经•国风》有哪些风情民俗?“十五国风”中《郑风》《周南》《邶风》《卫风》《秦风》《魏风》体现了当地怎样的民间观念?

1月16日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21年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黄河文脉•民族根魂”系列第19讲(总第313讲),特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刘生良做客河南博物院,为您讲述《诗经》“国风”中周代各地民俗,穿越千年,一窥当时人先民的生活气象。敬请期待!

一、主讲嘉宾:刘生良

嘉宾简介:刘生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教育部项目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陕西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2项,陕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4项。曾出版专著3部,主编或参编专书及教材20部,发表论文102篇。

二、讲座主题:《<诗经>“国风”与周代民俗》

三、讲座时间:01月16日下午3:00

四、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五、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六、QQ交流群:905093509

七、预约方式:请扫描下方小程序码,选择“活动预约”,按照预约界面要求填写预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