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 文物观政:青花把莲盘
发布日期: 2025-05-14

b2b5fdc1c41f6dd8d49459286292b23.jpg

“廉,仄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从《周礼》将“廉”列为官员考核标准,到《楚辞》以“联幼清以廉洁兮”自喻品格,廉洁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廉洁不仅是为官者的个人修为,更被赋予“德政”的深刻内涵。包拯“不持一砚归”的佳话、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绝唱,皆印证了廉洁文化对政治生态的塑造力。

在中原文物宝库中,莲花作为廉洁象征的意象表达尤为精妙。明代宣德青花把莲盘,以“青莲”谐音“清廉”,将自然意象转化为道德符号。这件口径34.7厘米的瓷盘,以青花技法描绘莲花、莲蓬、莲叶束扎成把,构图严谨而意蕴深远。其釉质精细如玉,青花色泽浓艳中见雅致,恰如君子之德——外圆内方,刚柔并济。

从青花把莲盘的“清廉”谐音,到新时代的主题教育,中华文明始终在器物与精神的互文中,续写着廉洁文化的时代篇章。这些穿越时空的文物密码,不仅见证着中国人对清正品格的永恒追求,更为当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