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店窑烧造工艺 | ||
时间:2018-02-06 字体:大 中 小 | ||
窑具垫饼:垫烧工具。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岭土制作。使用时,器坯底足置于垫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钵粘结。 支钉:支烧工具。古代常用的支钉,形状有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直简形等多种,上面都有齿状凸起,其数不等。用支钉支烧的器物,烧成后底部留有支钉痕迹。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匣钵:置放瓷坯的窑具。匣钵的使用,使制品受热均匀,避免烟尘直接熏染釉面,并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在一起,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窑室高度,提高装窑密度,增加产量。 垫饼,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直径:6.4-11厘米 三支钉支烧,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直径9、厚2.2厘米 支顶钵,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口径18.2、底径7.8、高4.4厘米 素烧器所谓素烧,就是将成形而未上釉的坯体先进行一次焙烧,称“素烧”。素烧后的生坯施釉后再烧成则称为釉烧。未经素烧的坯体直接入窑烧成制品称为一次烧成。素烧的作用主要是使坯体内水分挥发,增加坯体强度,以利于装饰和施釉等加工过程,减少损耗,提高成品率。 素烧玉壶春瓶 素烧三足炉 褐釉跳刀纹碗,金,平顶山博物馆藏,口径11.7、底径5.8、高7.7厘米 童子合模,金,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高11.5、宽8.5厘米 双狮枕印模,金,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长27、宽12、厚2厘米 白釉褐彩碗,金,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口径27.5、底径9.5、高12.8厘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埋藏于地下的文物见证着沧桑巨变。鲁山段店窑瓷器经历了唐、宋、金、元的岁月洗练,无论是陆离斑驳的花釉瓷器,还是如冰似玉的青釉瓷器,亦或是白地黑花瓷、钧釉瓷,无不体现了段店窑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呈现出北方瓷器豪放大气的艺术风格,在众多窑口中独树一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