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和谐社会
文图: 崔波 文字整理
发布日期: 2010-04-07
信息来源: 中国文物信息网
       贾雪虹   长效化打造龙华魂广场文教活动  

        “龙华魂”广场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是龙华烈士陵园与徐汇区文化局、教育局、团区委、龙华社区联合主办,每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和群众都在千余人以上。自2002年开始,已经以七个鲜明的主题,结合时代需求,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深化了“龙华魂”的真谛和要义,成为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

        每一年的活动都精心策划,力争用新的创意、新的视角,使观众在感动中受到教育。如2008年“穿越时空的生日祝福”,以给烈士做生日的形式,与烈士进行时空对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位观众。一位烈士家属参加活动后激动地说:“穿越时空的生日祝福令长眠于龙华的烈士们的精神再次得到发扬,这样的教育会让在场的人享用一生。”对此,央视新闻联播和综艺快报节目以及沪上主流媒体均作了报道,新华社发了通稿。2009年以“共和国的基石”为主题,由“解放前后的奋争”“改革开放的创新”“‘三个代表’下的富强发展”“和谐社会中的力量凝聚”四大版块组成,以歌剧、合唱、朗诵、舞蹈、小品等丰富形式展开,生动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精神风貌。

        表现形式上创新求变,力求产生生动多样、振奋人心的教育效果。如以诗歌朗诵为主体的“龙华魂”活动,辅以综合艺术表演作为背景衬托,既突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又力图达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穿插现场对烈士家属感人至深的采访,青少年观众与烈士家属台上台下千人同诵烈士遗书。而“穿越时空的生日祝福”,在专业演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先烈感人事迹的过程中,穿插以先烈为原型的群体雕塑造型的展示,让放飞的和平鸽带去青少年对英烈生日的祝福,营造出一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现场氛围,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该活动去年被综合系统党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之一。

       张微   按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进工作

        无论是改造原有博物馆还是新建博物馆,无论是固定展览、专题展览还是临时展览,可根据本馆具体展陈情况,充实我国历史上有关倡导社会和谐的思想观点,以及其他国家的有益思想观念,注意宣传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教育和引导群众的作用。同时临时展览必须把握好内容,要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既有真实性,又有艺术性;既有吸引力,又有感染力。要改进和增加博物馆的服务项目、服务设施。良好的服务设施是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服务、传播宣传和谐文化的必要物质条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与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相适应,使观众在参观中感觉舒适和方便。

       乌兰托娅   确立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社教理念

        内蒙古博物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社会教育始终坚持以建设地区社会教育中心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重点,成效显著。在内容安排上,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力求达到理想效果:展示内蒙古生命进化历程、自然风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强各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展示内蒙古各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紧密团结;展示内蒙古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扩大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展示内蒙古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内蒙古经济、社会和科技建设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广泛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形成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浓厚社会教育氛围。

        为了扩大教育内容,还首创了宣教讲坛“博苑讲坛”。依托博物院文物资源优势、区内外专家学者优势以及科学研究成果优势,把草原文化传播、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教育确定为讲坛的重点主题,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关注。
  
       王芳   学校又需要博物馆提供什么?

        博物馆用心开发的教育活动,其方案并不为教师所熟悉,往往也是造成教师没能利用这一资源宝库的原因。博物馆要解决问题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资讯传播,网上将博物馆的讯息与理念传递给教师;再有,就是举办教师研习活动,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博物馆”“如何使用实物教学”,而学校本身若能积极、热心参与博物馆实务,可了解博物馆能提供给学校的服务比想象中的还要多。

        要向学校体系推广,那就需要学校教师的参与了。博物馆的导览、巡回展览和参观学习小册子,均可得到学校老师的协助,整合到学校的课程中。以参观导览来说,根据研究,教师如果在学生动身参观博物馆前做好准备工作,能让学生对参观目标有所了解,学生在参观时的目标会更明确。参观之后的后续活动仍需仰赖学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转换,因此,如果教师能够长期地接触博物馆,对博物馆有深一层的认识之后,反而能向博物馆提供许多宝贵意见,再由博物馆将资源整合,回馈给学校,这是双方都互得其利的做法。博物馆的教育资源由于学校教师的参与,其开发利用才能达到极致;而学校教师由于长期接触博物馆活泼的、个别的多元化的感官学习体验,对其教学也会有一定程度启发。希望学校教师对博物馆资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进而能利用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

       丁福利   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平衡,大部分博物馆这项工作还是空白;志愿者服务岗位单一,来源单一,且主要局限在讲解、导览服务方面;志愿者自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依靠博物馆正式员工实施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多,对志愿者人文关怀不够;馆方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重视与支持不够,与国际惯例距离较大;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尚无自己的行业管理与群团组织,还缺乏统一规范的引导、管理与保障。因此,对博物馆志愿者的认识亟待提高和统一,志愿者工作亟待纳入博物馆领导者的重要议程,与国内外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交流亟待加强,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亟待因馆制宜实现新的突破。

       张希玲   引进先进的博物馆教育理念

        如何树立新的博物馆教育理念,提升讲解的专业层次,学习博物馆教育新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讲解员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使其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关系到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曲线中,无论是普通社会公众还是博物馆业内,人们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关注程度始终呈上升态势。

        在新的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中,博物馆教育逐渐改变了它传统的结构而被赋予了更加多样化的内容,其内涵也注入了更多较前更为丰富和新鲜的元素。讲解作为博物馆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专门领域,似乎与博物馆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讲解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观众在博物馆的学习提供服务,使其比自学更好,而更在于要为他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审美体验以及帮助观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新的认知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