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协作联盟成立
文图: 冯冬艳
编辑: 冯冬艳
发布日期: 2014-01-08
 
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暨协作联盟成立大会现场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宝红讲话
 
 
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致辞

1月8日,河南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暨协作联盟成立大会在河南博物院召开,来自全省18个省辖市科协、10个省直管县科协负责人及129个科普教育基地代表汇聚一堂,共议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大计。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宝红,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李宝红指出,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工作、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载体,是开发社会科普资源、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重要途径。自1999年省科协开展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以来,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共有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2个,省科协命名的“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129个。从类型来看,场馆类36个,社会公共场所类46个,科研院所类12个,生产设施类18个,其他22个。这些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主题公园、重点实验室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可以说,我省的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广泛、类别全面、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他强调,要明确任务,充分发挥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要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网络体系,根据地方特色,开发利用好现有科普资源,以创建名牌和精品的形式建设和经营科普基地,实行资源与要素共享,提高基地的社会影响力,构建开放完整、相互配合、共建共享的科普资源网络系统。要提升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实效。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和赋予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责,努力从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的热点出发,结合本基地的实际,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重大节日庆典等活动,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科普资源,打造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品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传授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要促进科普教育基地事业持续发展。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大力宣传科普基地与工作。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科普工作人才队伍,为基地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加强不同行业、不同主管部门及国内外的科普基地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普基地及科普资源的社会共享,提高基地的科普工作水平。

他要求,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转变作风、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切实为科普教育基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健康发展。要按照《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对各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和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整体素质。各科普教育基地要认真贯彻《科普法》,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的活动制度、管理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加大对科普工作投入,将科普经费纳入整体工作预算,并逐年增加,保证科普基地建设、管理、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丁福利在会议上致欢迎辞,他代表河南博物院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河南省科协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河南博物院是国家与地方共建8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作为1999年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院党委非常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发挥博物馆在科普教育基地中交流平台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广大未成年人和观众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河南博物院科普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公益化、共享化、创新化局面的建立,进一步实现博物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多元化、人性化、互动化发展。2012年,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河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协作联盟的成立,将会成为全省科普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会议讨论通过了《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协作联盟机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河南博物院任联盟理事长,扛起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发展的大旗。

 
 
 
与会单位代表做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