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彩陶 先祖的智慧
文图: 张滢 / 文 魏朝霞 / 图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05-19

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第一场在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举行

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引导学生们认识彩陶上的纹饰

“拉坯制陶”的亲身体验激起同学们对彩陶文化的兴趣

5月18日,是第四十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河南博物院根据该主题特点,与学校、家庭共同携手,策划系列活动,带领河南博物院的“国宝讲解小明星”们穿越时空,与朴拙美丽的彩陶邂逅,探寻彩陶故乡千年的传奇,触摸泥土,感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领略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体会博物馆的神奇魅力。

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

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历史教室互动小课堂以开拓兴趣、奠定基础知识为目标,激发小明星们对河南彩陶文明的认知。

“你们相信吗,中国最早出现的陶器距今有一万年!”历史教室老师的开场白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不仅赞叹古人的智慧,还追问彩陶的秘密。“彩陶是什么?”“它是生活用具还是工艺品?”“一件彩陶是怎样诞生的?”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以此为切入点,从彩陶的定义、色彩特点、纹饰类别讲到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从河南的仰韶彩陶讲到黄河流域其他地区的仰韶彩陶。跟随老师的讲述,小明星们领略了不同风格的彩陶,被器身上植物、动物、人物、几何、天象等纹饰图案的远古神秘气息吸引,为远古先祖创造的绚丽图案折服。并且,通过自己的想象,小明星们帮助文物玩具“彩陶双联壶”大变身,使它具有了现代气息和天真童趣。

“传统文化育苗工程”实验小学基地

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河南博物院携手共建基地学校,摆脱时空限制,让小明星们在感触体验中还原远古先民的智慧。互动课堂采用触摸体验、彩陶绘制桃战赛、拉坯制陶等板块,帮助小明星理解仰韶文化、探索古代科技。

触摸体验。小明星们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触摸彩陶,对仰韶彩陶故乡和彩陶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老师用一段视频、一个人物、一段传奇故事,揭开“仰韶彩陶故乡”的面纱,激发小明星们作为河南人的自豪感。

彩陶绘制桃战赛。以河南博物院“花瓣纹彩陶盆”为例,组队进行“还原花瓣纹”挑战。挑战赛解开了彩陶纹饰绚丽夺目的秘密,同学们不仅学会运用对比、反复、对称、变化、交错、借用等装饰手段,还对古人等分布局的几何学知识钦佩不已。

拉坯制陶。专业陶艺老师分别教小明星泥条盘筑和快轮制陶。“手里的泥巴好像不听我的指挥了,古人怎么那么厉害!”“泥要软硬适中,一定要放到转盘的中心!”小明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乐趣,从中得到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

游学实践

作为系列活动的第三场,小明星还将奔赴文化遗址,实地了解河南地区古代先民的生活,感受华夏文明起源的奥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之一,在世界远古彩陶中地位重要。优美绚丽的彩陶,凝结着先祖的智慧,在古代文化宝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华夏文明发祥于此,也被称为“仰韶彩陶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