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原创展览“匈奴与中原”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文图: 陈列部
编辑: 顾永杰
发布日期: 2013-04-23
 
嘉宾为展览剪彩
 
 
河南博物院院长张文军致辞

2013年4月16日,由河南博物院牵头,联手国内多家博物馆与河南华夏尚古艺术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合作组织的“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览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行开幕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河南博物院院长张文军、合作单位的领导、以及文博界、艺术界人士共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宋新潮副局长、王立梅馆长和张文军院长等领导分别致辞。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由28幅大型历史油画与115件(组)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构成,讲述了从战国到汉代以游牧与农耕为特征的匈奴与中原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通过数百年间的迁徙杂居、边塞贸易、“和亲”“会盟”、互派使团等方式彼此沟通、相互渗透,逐渐融合。文明的融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中原与匈奴文明的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文明发展的活力,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通过展示两种文明发展、碰撞、融合的过程,使观众以更为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展览形式上,这个展览也开创了文物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形式,用油画生动再现历史及文物的内涵,用文物真实佐证油画和历史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该展览是2012年推出的大型文物艺术类原创展览,曾先后在河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鄂尔多斯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巡展,引起了观众关注。本次展览是2013年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与北京市各中学“历史课走进博物馆”的馆校合作重点项目,将常规的历史课内容借助绘画和文物实物进行现场讲解,把课堂设置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志愿者讲解和历史老师授课共同配合课程的开展。本次展览也是北京市文化局2013年“走进美术馆、体验美术馆”活动向公众推荐展览之一。

展览开幕式当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杨泓教授举办了题为“中国古代秦汉与匈奴的战争”的讲座。各参展博物馆的领导、北京市各区县的150余名中学教研员、40名志愿者和部分观众聆听了本次讲座活动。展览中期,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还将邀请国家博物馆文史专家孙机教授就匈奴历史举办讲座,同时邀请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艺术家们与专家,就如何运用文物知识创作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及美术创作,如何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等问题开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