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展”6月1日开展
文图: 李燕 文/图
编辑: 荆书剑
发布日期: 2019-05-28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新闻通气会在郑举行

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介绍“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展”筹备情况

5月27日召开的“河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新闻通气会”传来消息: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全省各地市文旅部门将在6月8日,即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将华丽亮相河南主活动城市省会郑州。

据悉,6月1日至6月9日,“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将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重点展示河南传统美术项目、传统技艺中反应时代主题、与当代生活密切结合的作品,突出再创造实践,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成果展由动态展示和静态展览两部分组成。

动态展示

动态展示将于6月1日在河南博物院广场举行,考虑到恰逢六一儿童节,本次动态展示所选项目以适合孩子理解、适合互动体验为主,让孩子们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传统工艺的魅力。参展项目主要有赵庄魔术、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宋室风筝、孟津剪纸、牡丹画、竹编、绞胎瓷、香包、泥塑、烙画、方城石猴、面塑、浚县泥咕咕、淮阳泥泥狗、麦秆剪贴、糖画、吹糖人、花生糕等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赵庄魔术传承人丁德龙,表演技艺精湛,多次参加央视文艺节目,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大卫·科波菲尔",此次受邀参演,郑州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名家演出,感受河南魔术的国际范儿。国家级非遗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泥咕咕等,让游客不仅可以欣赏、感受、体验传统工艺,还能够将工艺带回家,进一步促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此外,现场还将开展“看展览分享朋友圈集赞”赠送非遗小礼品等趣味互动环节。

静态展览

静态展览将在河南博物院东配楼二楼展厅进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日,主要分“追梦”“耕耘”“收获”三个主题板块。

其中“追梦”板块为2019年河南省“不忘初心·我们都是追梦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剪纸大赛”部分获奖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河南的新面貌、新变化,抒发了中原儿女心怀梦想、奋力逐梦的昂扬斗志;

“耕耘”板块精选舞阳、汝南两地农民画作品,展现了近年来我省新农村发展变化的生动图景,展现了广大农民的耕耘与奋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活的生活气息;

“收获”板块采取场景展示的方式,展现了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风貌,包括乐器制作助力兰考脱贫、非遗手艺助力淮阳精准扶贫两个优秀实践案例。此板块还包括“非遗茶生活”展示场景,重点展示钧瓷、汝瓷、登封窑瓷、绞胎瓷等项目的茶器、花器、香器等,汇集众多名家大师的精品力作,杨志、任星航、朱文立、孟玉松、李景洲、柴战柱等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大国工匠作品都参加了此次展览。

除此之外,展览还设置了几处场景装饰:“福运绵长”以金瓜香包组成“70”字样,辅以汴绣牡丹图,表达了广大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福;“走过春夏秋冬”以剪纸和书法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河南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二十四节气,诠释中原人民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张灯结彩”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汴京灯笼张彩灯悬挂展示,点亮中原儿女深情祝福,映照祖国光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