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于赓哲:《武则天金简与中国历史上的瘟疫》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0-11-04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武则天金简(河南博物院藏)

公元700年,77岁的女皇武则天来到嵩山举行道教祭祀活动,刻下投龙金简一通,派遣道士胡超将此金简在嵩山山门投下,以求除罪消灾。时光更替,1982年,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峻极峰,这通金简被当地农民发现,现藏河南博物院。金简整体素面无纹饰,正面镌刻双钩铭文3行63字:“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好乐真道长生神仙”,是武则天对道教的崇慕和升仙的向往。“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则是道教请求解除灾祸,获得长生的用语。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年迈的武则天差人到嵩山峻极峰投金简真是她的忏悔吗?“投龙简”、投龙仪式与道教养生术有何渊源?东汉末年的瘟疫与道教《三官经》有什么关系吗?面对瘟疫古人是如何应对的?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1月07日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20年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黄河文脉·民族根魂”系列第10讲(总第304讲),特邀百家讲坛人气主讲嘉宾,著名隋唐史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赓哲做客河南博物院,为您讲述武则天金简与历史上的防疫故事。敬请期待!

一、主讲嘉宾:于赓哲

嘉宾简介:于赓哲,百家讲坛人气主讲嘉宾,著名隋唐史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曾五次登上百家讲坛,先后主讲《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巾帼传奇》、《大唐英雄传》、《开元盛世》。主要作品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狄仁杰真相》、《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等。代表性成果:《蓄蛊之地——一项文化歧视符号的迁转流移》、《疾病与唐蕃战争》、《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从朝集使到进奏院》、《试论唐代官方医疗机构的局限性》等20多篇。

二、讲座主题:《武则天金简与中国历史上的瘟疫》

三、讲座时间:11月7日下午3:00

四、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五、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六、QQ交流群:905093509

七、预约方式:请扫描下方小程序码,选择“活动预约”,按照预约界面要求填写预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