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重启,本周六讲庙底沟文化彩陶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3-03-01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庙底沟文化彩陶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魅力何在?

为何说“花卉纹”彩陶与“华夏族”的得名有关?

3月4日(本周六)下午3时,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黄河文化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2023年中原国学讲坛系列讲座第一讲(总第333讲)开讲。

开讲嘉宾: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王炜林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王炜林将做客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届时为大家一一揭开庙底沟彩陶的秘密。大家可关注河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进入活动预约界面,进行网络实名预约即可免费参加。

彩陶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的一项重要发明。距今5000 年前,从渭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庙底沟文化,以其独具特征的花瓣纹彩陶为标识,在史前中国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浪潮,其波及范围北抵阴山,南至长江,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庙底沟时期达成的这种“文化共识”,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整合,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原国学讲坛是河南博物院主办的常年性社会公益讲座。以“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自2006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各类名家系列讲座330多期,先后邀请到国内知名的学者如余秋雨、纪连海、葛剑雄、王立群等众多名家来河南博物院开坛设讲,深受广大国学爱好者的热捧,经过10多年努力,已成为中原国学文化传播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