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成功举办,共谋博物馆教育创新发展
文: 王新
图: 张滢
发布日期: 2024-10-30

图片1_副本.png

10月29-30日,由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在山西太原举办。此次培训汇聚了来自五省5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的近百名博物馆教育管理和专业骨干,旨在深入探讨博物馆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以及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创新应用,共同推动博物馆教育的协同发展。河南省共选派7人组成代表团前往。

此次培训以“研究·活化—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创新与策略”为主题,积极响应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的相关倡议,并依据《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文物与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精神。

图片2_副本.png

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周靖程主题授课

图片3_副本.png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卜希霆主题授课

图片4.png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周婧景主题授课

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交流研讨、实地教学三种形式。专家授课环节,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周靖程以《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为题,结合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新趋势,从讲解体系构建、研学教育、馆校合作、志愿服务等方面,对如何研究及“活”化博物馆教育进行了生动阐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卜希霆以《沉浸营造与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活化策略》为题,聚焦新质生产力、文旅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为博物馆教育构建新场景、新形态、新动能、新价值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周婧景围绕《试论结合展藏资源的博物馆教育》,通过研究问题与原因、案例分析与借鉴、面临改变与困境、深度思考与建议,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提升阐释能力、加强观众研究、思想全球化与行动本土化同步的前进坐标。三位专家学者的主旨报告站位高、前瞻强、纬度广,极大开阔了参训代表的视野,使他们收益匪浅。

图片5.png

河南代表团漯河市博物馆副馆长姚璐主旨报告

图片6.png

河南代表团安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贾雪飞交流发言

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漯河市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的5位代表进行了主旨报告,安阳博物馆、保定市博物馆、山西考古博物馆等单位的10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发言代表们围绕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深度探索、传统文化活化策略与博物馆教育实践,既有对“活”化教育的案例与总结,也有对文旅融合博物馆教育的机制探讨,以及博物馆教育场景的架构、沉浸体验的新玩法。

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是河南、山西、安徽、山东、河北五省博物馆教育协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河南博物院首次主办并倡议开启轮值模式,延续至今,始终聚焦国家战略、跨区域和社会发展热点及博物馆学社会教育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已形成跨省区人才培养和工作交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