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釉瓷 | ||
时间:2018-02-05 字体:大 中 小 | ||
唐代为鲁山段店窑的初创期,主要烧制黑釉瓷和花釉瓷,一般施釉较厚,釉色不纯正,常见碗、盘、瓶、罐、执壶和腰鼓等器型。花釉瓷作为唐代段店窑的代表产品,其成功烧制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单色瓷的格局,为其后中国的彩瓷烧造奠定了基础。 花釉瓷是唐代新开创的陶瓷种类,是利用撒彩或沥粉堆线法在黑釉、茶叶末釉或天蓝釉上施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作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分布,变化莫测,自然生动,呈现出绚烂斑斓的艺术效果。唐代,河南地区烧制花釉瓷的窑口很多,其中以鲁山段店窑的花釉瓷质量最好,在史料中被称为“鲁山花瓷”,颇有盛名。 花釉双系罐,唐,平顶山博物馆藏,口径9.5、腹径18.5、底径10.7、高20.5厘米 花釉双系罐,唐,叶县文物管理局藏,口径9.4、腹径17、底径9.4、高18.2厘米 花釉四系罐,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口径17.8、底径13.4、高37.6厘米 花釉大口双系鼓钉罐 唐,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口径17.7、底径10.5、高13.4厘米 花釉瓶,唐,平顶山博物馆藏,口径3.5、底径6.6、高12.3厘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