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商周青铜器鉴定培训班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4-11-07

573A6030.JPG

结业仪式现场

573A6047.JPG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信木祥出席结业仪式

10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博物院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茅台公益项目支持的2024年商周青铜器鉴定培训班在河南博物院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班自10月14日起历时12天。河南博物院副院长信木祥出席结业仪式。

在结业仪式上,信木祥代表组织方对本次培训的相关工作表示了肯定,对参训学员圆满结业表达了衷心祝贺。他提到,文物鉴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作为文物鉴定工作者理应不断地进行学习积累,始终在工作中保持警惕与专注,完成国家交予的光荣使命。

今年5月,包括河南博物院在内的全国12家文博机构被认定为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本次培训班是基地获批以来河南博物院举办的首次培训,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和国有博物馆的三十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郑州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青铜器鉴定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倾情授课,重点培训夏商周青铜器发现概况与鉴定基础、铸造工艺、纹饰与铭文鉴定、铜器辨伪要点及科技检测等课程内容,使参训学员较为系统完整地掌握了当前主流青铜器鉴定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发展前沿。

基地紧紧围绕国家文物局实鉴实训、实战练兵的培训总要求,充分整合河南博物院文物藏品库房和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单位的优质资源,统筹规划,着力协调,在课堂讲授之外,分别安排了两次入库实物观摩、三次展厅现场讲解、一次仿古铜器制作观摩体验,使实物教习与理论讲授交叉进行,通过近距离实践,进一步加深学员对中原地区夏商周青铜器鉴定的理论认识和技能水平。

进入新时代,我国文物事业繁荣发展,对文物鉴定工作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指出,要加强文物鉴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和涉案文物鉴定评估人员。本次商周青铜器鉴定培训班着眼于服务国家现实需求,立足于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未来,河南博物院将持续推进基地建设,力求设计出更加贴合实务鉴定需求的培养模式。